2011年5月29日下午,“赵红尘素画研讨会”在香港美术馆召开,著名批评家、策展人朱其,艺术家胡山,著名诗人潘维、李笠、简宁、张小云等参加了研讨会,对赵红尘自创的新画种“素画”进行学术研讨,与会者各抒己见,气氛融洽。
本次研讨会的众多参与者针对赵红尘两年来艺术风格的探索表示肯定,并针对此次的“素画”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朱其从“文人画”一直说到民国的文人对书画的喜爱,肯定了赵红尘以诗人身份创作的强大历史背景,朱其表示:赵红尘《怀念》系列文革士兵形象的表达,不同于当下当代艺术对文革的简单戏谑和批判,他主要表达的是画面主体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内心复杂感,更趋于人文思考。而潘维从诗人的角度对赵红尘的作品思想进行了阐述:一年四季,红尘已经完成四个季节了,一个新的广阔的东西,我觉得是面对红尘的,因为只有红尘这样的人,在我们中国诗歌界也不见得有,很少见到能够不停打开,就像奥顿这样的大师才会做到,红尘就有这样一种优秀的品质。
“素画”是著名诗人艺术家赵红尘两年内在798继“命运绘”、“九五至尊”、“颜色革命”个展后又一次重头展览,“素画”的展览以“怀念”、“红眼”、“愤青”三部分为其主要表现方向。他以诗人的身份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当下的社会形态及历史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反思的同时,他攫取了人物的内心的复杂心态为主要批判对象,申述立场。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赵红尘的线条沉着冷静,灵动肯定,把文字与线条,创作与思考相互串联,互为线索。赵红尘的线条或繁或简,繁而有序,简而丰腴。赵红尘是当代以诗人心境寄寓画作的不可或缺的标志人物。